中国具有前瞻性的

医院建设导向期刊

期刊

邮局订阅 82-607(邮发代号)

订阅,孔浩 01081138756

订 阅投 稿

240元 / 年(全年12期)

《论文重合率自检》

疫情下,实现医疗建筑设施弹性化的4点建议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0-07-29

随着全球新冠病毒病例数量日益增加,医疗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医疗工作人员和患者面临着更高感染的风险、重症患者床位短缺等问题。美国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对现有的医疗设施进行改造,以应对大量疫情病例的增加,并降低感染的风险。


转换现有医疗空间

将感染者与其他急诊患者进行空间区分

许多医疗机构正在寻求转移患者的方法,使患者完全不进入急诊室,仍可保障治疗。而对于那些须要前往急诊室进行诊断和简单治疗的患者,医院正设法在急诊室附近(但不是直接在急诊室内部)进行所有的医疗服务。临时帐篷设施、移动单元或等候治疗区的划分都是医院潜在的解决方案。


由于这场疫情的高传播性,医院应设法将出现病毒症状的患者与其他因紧急情况进入急诊室的患者在空间上进行分流。例如,纽约市的一家医院通过将其儿科急诊区重新定位,改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案例,避免了急诊室的交叉感染。

此外,一些儿童医院正在扩大将要照料的患者年龄范围,以便在综合医院腾出更多的成人护理床位。这些空间也已经设计了指定的到达和治疗区域,可接纳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儿童,因此也非常适合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将不同类型的病房改为ICU

随着一些医院开始限制非急诊和选择性手术程序,麻醉后护理单元(PACU)和康复室中的封闭式患者护理空间可以转换为重症监护室(ICU),以容纳更多的重症患者。如果存在开放的PACU环境,则整个空间将可专门用作患者的护理病房。


转换医疗空间的四大注意事项

第一,确保病房设备齐全。任何被用作ICU的病房都须要配备管道以输送医用气体(常用于PACU)、氧气、医疗空气和真空供给,还须配备电源和应急电源备份以及数据支持系统。

第二,在可能的情况下,医院应通过标识、物理障碍或操作规程,确保改建病房专用于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以消除与其他患者接触的可能性。

第三,清理走廊并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区域。为了将普通病房转换为新冠治疗区,医院需须确保走廊和通道的畅通无阻和隔离状态,以限制人员通行。每间隔离患者的封闭病房外应配备一辆推车,并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以便工作人员在进出时更换。 

第四,创建必要的安全保护屏障和措施。医院领导须要与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及设备工程师紧密合作,在可能的情况下平衡病房的气流系统。借助合适的基础设施,帮助创建感控屏障,并确保病房和治疗室的负压状态。此外,还应建立安全措施和访问控制,限制访问权限,禁止非手术人员进入。

不同医院在应用上述措施时还应参考医院的平面布局和配备的基础设施,以便进行适当调整。当然,确保适当的医院床位供应只是疫情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还要考虑到人员需求和灵活性,以及适当的医疗设备和防护装备的供应。


将学校宿舍改造为医疗设施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恶化,许多高等教育机构的宿舍住房现在大多为空置状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校宿舍非常适合某些替代医疗用途,例如安置临床工作人员以及接纳和治疗轻症患者。在探索如何将学校宿舍转换为治疗场所时,需要考虑一些重要因素——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宿舍的潜在用途

第一,监测隔离个体及疑似患者。大多数学校宿舍没有配备医疗基础设施,它们可能更适合作为卫生保健工作者监控隔离个体以及疑似患者的场所,以便进行密切观察。在纽约,纽约州立大学目前正在指定学校宿舍隔离国外留学归来的学生和就业人员。此外,学校宿舍可以为康复或手术后物理治疗患者提供空间,帮助医院缓解床位紧缺的现状。

第二,作为筛查中心。为了尽量减少急诊室甚至初级保健诊所的新冠肺炎病例,学校宿舍可以作为新冠病毒筛查的第一接触点,这将有助于减少到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数量,而医疗机构应该优先用于病情严重的危重患者。

第三,为医护人员提供住房。由于新冠病毒的极易传染特性,在工作期间须要在医院附近找一个休息居住的地方。学校宿舍是一个安全方便的选择。

第四,为无家可归者提供稳定的住所。当前,美国有50多万人无家可归。同酒店和汽车旅馆一样,学校宿舍可以转换为无家可归者的临时住所,方便他们接受筛查和隔离,提供睡觉、淋浴、饮食,并获得其他健康和公共服务。


可代替性建筑改造的关键因素

学校宿舍/可替代性建筑改造须注意以下四点关键因素:

第一,位置应邻近医疗服务站点。考虑到医疗工作人员的可达性和医疗物资的供应,选择改造的学校宿舍位置应靠近医院或医疗中心。将医疗工作人员分散到偏远地区,可能会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更多的压力。

第二,遵循建筑相关指南和规范。检查落实审批和许可流程,并确定成功交付项目可能需要的其他内容。

第三,为可替代性建筑制定系统框架。首先要确定设施的准备情况,以评估现有的布局和基础设施条件,如管道、电力和通风。其次,评估设施的隔离能力,须创造一个防止病毒传播所需的环境,包括能够使用独立空调装置来创建"负压室",使用塑料和拉链覆盖每个房间入口,保证负压密封的能力,以及能满足在走廊上设置护士站的能力。最后是设施的可访问性,入口层是平面还是坡道,以及其宽度大小是否能满足病床或轮椅的进入;电梯和房间的门是否适合病床和医疗设备的移动。

第四,制定短期和长期战略。制定严格的战略,将学校宿舍改造成为医疗设施,并制定协议在疫情结束后将其重新改造回学校宿舍。


建设可移动式医疗分诊中心

如何在进入急诊室之前对那些已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或可能已经感染的无症状患者进行安全有效地检测,这已经成为医院系统关注的重点。其中的一种策略是开设医疗分诊帐篷,从而形成一个与医院急诊室分开的临时户外分诊中心。在设计院外检测中心时,医疗机构应考虑以下七个因素:


运用同理心

在任何情况下去医院都可能会感到压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为患者创造一处得以信赖的医疗环境至关重要,要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这包括患者、护士、医生以及安保人员等。


选择适宜位置

选择适宜位置是一个重要的步骤。须确定附近是否有停车场,医疗分诊帐篷仅仅适合步行患者。


考虑适当的空间量

在遵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协议(如至少保持1.8m的社交距离)的同时,能够对一次性容纳入数上限进行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一个7.6m×13.7m大小的分诊帐篷最多可容纳15人就座(但如果考虑到站立排队的话,最多可容纳30人)。通常,该等大小的空间最多可容纳50人。


使用易于清洁的材料

提供一处尽可能简单的消毒卫生空间是当务之急。在美国波士顿的一家医院,我们与当地一家和消防局保持合作关系的帐篷公司进行了协调。这家医院每周都会租用分诊帐篷,租用项目还附带包括照明灯、烟雾探测器和暖通空调等重要必需品。墙壁是乙烯基包裹的帐篷织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擦拭,并满足耐燃性要求。帐篷结构为铝制,并配有混凝土块来压住帐篷,防止其隆起。所有的软装家具都是从医院搬来进行再利用的。


提供安全及精简的筛选程序

一个医疗分诊帐篷至少必须提供4项活动的空间:排队区、挂号区、候诊区和单人筛查室。


构建灵活性

在疫情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创造一个可以快速部署和拆卸的可移动空间是关键。医疗分诊帐篷的内部不设内墙,而是使用能够灵活移动到不同空间的屏风,以此增加私密性。


优先考虑协作机制

在有限的建造时间段内保持各方之间沟通渠道畅通可以加快交付过程,并确保尽快解决问题。急诊室工作人员、审批部门、项目经理、照明专家、保安人员和帐篷公司之间经常进行交流对话,为项目快速、安全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引入装配式建筑技术

应急住院护理单元可通过转变空间来实现

应急住院部护理单元可以在一系列改造后的空间内设立,包括军事基地、学校、宿舍、办公空间和体育场馆等。此外,还可以利用临时建筑物,如帐篷、改装的集装箱,甚至专用的半托挂车或旅游房车。


生命支持系统是挑战

一般来说,临时组建的ICU周围的建筑围护结构是相对容易构建和部署的部分,而更具挑战性的阶段是建设生命支持医疗工程系统,这一阶段决定了是否能为重症患者提供及时生命支持。


采用预制技术进行ICU单元设计和施工

尽管这可能是非常规的解决方案,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预制病房组件的潜力。这些组件充当 ICU 最复杂工程子系统的高度适应性机箱,包括通过具有高度可适应性的"即插即用/母板"框架提供数据、电源和医疗气体的生命支持型床头墙。有别于传统的现场制造和组装,这些模块可以在专用的非现场组装工厂中预制,然后进行交付和安装,这大大提高了工期进度、精细度、清洁度和效率。


灵活性是重点

在传统的医疗环境中注入灵活性,可以使护理人员能够根据需求更精确地调整其工作环境,并在危机情况下(如新冠疫情)进行校准,从而能够快速安装 ICU,并适用于各种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外壳。通过整合快速连接配件、柔性管道、可扩展技术管理、自适应均衡和镶嵌板等功能,来增强其灵活性。总体而言,该设计充分利用了企业办公场所项目中可拆卸家具系统的批量制造的方式和原理。


布莱恩·朗兰兹(Bryan Langlands

莎拉·维茨(Sarah Markovit)

凯西·贝尔(Cathy Bell)

保拉·别克(Paula Buick)

汤姆·西涅维奇(Tom Sieniewicz

乔治·塔库德斯(George Takoudes)

蒂姆·普拉奈蒂斯(Tim Pranaitis)

瑞安·呼林格Ryan Hullinger

美国NBBJ建筑设计事务所

来源于本刊2020年7期

相关文章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欢迎注册

* 邮箱

* 手机

* 密码

* 确认密码

* 注册类型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陆

恭喜您

注册成功

 

 

 

 

开始浏览

欢迎登陆

邮箱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自动登陆忘记密码?

登 陆

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开始浏览

密码找回

 

请输入您注册时填写的

邮箱和手机号

 

*邮箱

*手机

 

提 交

返回上级页面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