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前瞻性的

医院建设导向期刊

期刊

邮局订阅 82-607(邮发代号)

订阅,孔浩 01081138756

订 阅投 稿

240元 / 年(全年12期)

《论文重合率自检》

清真寺参与回族社区养老的可行性

王泽通 王培杰 来源:CHAE  2020-12-28

 

宗教及其机构顺应社会责任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为社会责任主体之一,以宗教社会服务为基础,以养老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养老质量为目的,参与到养老之中,帮助和支持养老事业的宗教社会实践活动。

清真寺是回族人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场所。[1]清真寺对于组织回族社区生活具有很强的指示作用和凝聚力。


 

一、通州南大街回族社区以及清真寺概况

通州南大街是被称为“十八个半截儿”的回民聚居区。该街区成型于元代,迄今为止已六百多年的历史。南大街历史片区作为回民区,回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清真寺具有强烈的依赖。

南大街历史片区中存在着通州最大的清真寺,该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南回民胡同内,历史之悠久,仅次于牛街礼拜寺。1516年进行修缮并更名为朝真寺,1519年曾做过扩建。大殿最初只能容纳四五十人,扩建后可以容纳五百人左右。

通州南大街清真寺坐西朝东,规模宏大,院落布局,房房相离,宽敞舒适,建筑现状保存良好,建筑结构完好,仍可正常使用。除部分塔状建筑外,其余绝大部分建筑净高较小,适应北方较为寒冷的气候,有利于冬季的保温和较好的采光。少水多绿化的庭院风格,使其在北京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下也可以较为舒适地被使用。传统建筑特点与伊斯兰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特点。该寺是该地区回民文化的代表和回民的精神寄托。


 

二、通州南大街回族社区内现存的养老相关问题

经过调研,南大街回族社区中存在的养老问题主要有:

(一)社区中家庭养老作用日益衰弱

一直以来,南大街回族社区的老人主要依靠家庭进行养老,子女为照顾老人的主体。近些年,南大街回族社区内老人子女在养老中的作用开始呈现出衰退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内人口流动加剧,子女数量增长缓慢,年轻人的独立意识增强,使得社区内回族老人的家庭养老状况不佳;二是在家庭养老的方式中,子女对老人的赡养并不尽如人意,部分老人觉得给子女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不愿让子女提供太多的生活必须费用,部分年轻人由于一些原因,也无法负担老人充足的生活开支以及必要的医疗健康保障。

(二)社区中自我养老效果不佳

社区中,有一些老人由于子女生活在外地、与子女生活习惯不同等原因,只能采取自我养老的方式。部分老人虽然储备了一定的资金用于养老,但是由于物价增长以及身体状况不佳等原因,生活仍然较为艰苦。还有一部分老人采用再就业的方式进行养老,但大多收入微薄,无法满足必要的生活开支。


 

三、通州南大街清真寺参与养老服务的意义

(一)清真寺为一些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

通州南大街清真寺作为社区内回民活动的中心,一直以来都有帮助当地居民的传统。过去,对于一些无子女赡养、暂无亲属陪伴的孤寡老人,一般都安置在通州清真寺中,由负责管辖的当地回民进行集中赡养。随着南大街以及周边地区的不断发展,社区内这种情况的老人不断增多,通州清真寺可以继续为这些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场所,并且清真寺内以及周边居民较多,可以对这些老人进行一定的照顾。

(二)清真寺为老年人提供精神上的慰藉

清真寺除了具有宗教职能,供当地的回民举行礼拜活动以外,还承担了许多社会职能,是穆斯林交流、庆祝节日、办理婚事、排解纠纷、学习宗教文化、进行体育锻炼等活动的常用场所。南大街回族社区中的老人每周都到清真寺做礼拜,并且积极参与一些重大节日活动,如古尔邦节、圣纪节、开斋节等。

除此之外,通州清真寺经常会将一些回民捐赠以及政府补贴的资金和物品捐赠给当地有需求的人,并且不定期地举办一些传经布道的活动,社区内的老人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削弱了孤独带来的空虚感,丰富了老年生活。


 

四、积极推进通州南大街清真寺参与养老服务

(一)政府方面

党和政府支持和鼓励宗教参与和开展社会服务事业的原则较为明确,但暂时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了给清真寺参与养老提供一个较好的法律和社会环境,要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宗教人士和团体积极合法地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同时,应加大对宗教养老服务事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北京市的宗教事务局设立通州清真寺养老公益基金,并制定一些补贴和优惠政策,为通州清真寺养老院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二)社会方面

社区加强清真寺养老的宣传,为通州清真寺养老院在周边社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倡一些社会捐赠以及志愿服务,从而促进清真寺养老院的发展;积极举办一些关爱老人的慈善活动,让院内老人可以感受到社区人员对他们的关爱,减弱他们的空虚感和孤独感。

(三)清真寺方面

学习其他地区如河南、陕西等地的清真寺参与养老的经验,提高清真寺的养老服务水平;引进一些相关专业的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提升清真寺养老院的专业化水平;可以开展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与相关学术界人士相互学习交流,学习先进的相关经验,提高清真寺内的养老服务品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养老保障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养老事业不断前进,但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历史街区内,依然面临着文化差异、资源匮乏、部分老人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困境。

调查发现,宗教机构参与养老是一种特殊的宗教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以通州南大街清真寺为例,清真寺参与南大街回民社区的养老对于提高社区内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清真寺参与养老服务的不足和问题所在,积极完善法律法规,充分地交流融合,采纳一些专业人士的建议,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王泽通 王培杰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相关文章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欢迎注册

* 邮箱

* 手机

* 密码

* 确认密码

* 注册类型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陆

恭喜您

注册成功

 

 

 

 

开始浏览

欢迎登陆

邮箱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自动登陆忘记密码?

登 陆

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开始浏览

密码找回

 

请输入您注册时填写的

邮箱和手机号

 

*邮箱

*手机

 

提 交

返回上级页面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