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前瞻性的

医院建设导向期刊

期刊

邮局订阅 82-607(邮发代号)

订阅,孔浩 01081138756

订 阅投 稿

240元 / 年(全年12期)

《论文重合率自检》

王冠楠:挑战自我 熔炼团队

徐璐思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0-06-10

与一般医疗建筑设计师的经历不太相同,王冠楠的从业经历可谓“一波三折”。200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王冠楠最初入职的是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要从事航天科技保密项目的设计;2003年为了接触市场化的建筑,王冠楠进入杨经文大师的工作所,主要从事住宅与科研办公类建筑的设计,并在此领域取得了一些荣誉如:2005年的三环新城项目获得北京市优秀工程二等奖,2010年的中国气象局预测中心业务楼获得北京市优秀工程三等奖。2011年初,已小有所成的王冠楠为了寻求更大的突破,加入到以医疗建筑设计见长的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元”),从此踏上医疗建筑的设计之路。

从零开始

2011年,他接触到人生中第一个医疗建筑项目——烟台山医院(烟台市妇幼保健院),此时中国市场上的医疗建筑项目并不多,对于之前专做住宅和办公建筑的他来说,这个领域充满了新奇与挑战。初入医疗建筑领域的他是一名普通的设计师,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这个领域我绝对是从零开始,对医疗建筑不了解;对流线、工艺、科室的布局也没有接触过;对患者心理、医务人员的需求也需要摸索。”幸运的是,年轻的他碰到了一位业界有名的医疗建筑大师周超院长,在“师傅带徒弟”的体制下,他一点点的开始探索和学习,逐渐熟悉了这个陌生的设计领域。


烟台山医院最早为1860年法国天主教会教会医院,为了将妇幼保健领域纳入进来,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特殊位置进行改扩建。该项目是由中法设计团队合作设计完成的,项目有两个难点:第一,项目需要尽量不影响医院现有的日常运作;第二,项目地理位置离海边100多米,周边就是欧洲风貌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这就要求项目的整体风格既不能太突兀破坏整体的历史风格,也要有烟台山医院的特色。王冠楠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现状用地进行合理运用,提出分期设计施工的理念。一期主要建设功能较为简单的教研科学中心,然后将现有门急诊搬至教研中心,保证医院的门急诊功能不间断;二期设计建设门诊医技综合楼,再将门急诊及大型设备搬至新的门诊医技楼,同时完善老楼改造和教研中心;三期再建设体检康复中心综合楼。这种三期分步建设的模式,成功地保证了医院的日常运作,受到院方的一致好评。

在烟台山医院的方案中还因地制宜的提出“空中花园式”的概念,设有连廊连接新老门诊医技楼,在连廊上可以将周边滨海景观尽收眼底。建筑在体量上强调从小到大的分割效果,提取中法元素合理融入立面设计,与历史街区相互协调又不失医院的现代风格和特色。烟台山医院设计的全程,王冠楠都一直参与其中,从方案到施工图。烟台山医院设计中复杂的流线、先进的医用装备、不同科室医护人员对使用房间的不同需求等等,都让他对医院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潜心钻研

至此之后,王冠楠便专门学习医疗建筑的有关知识,并慢慢探索医院流线、工艺、科室的具体布局,积极与医务工作者进行沟通,了解医院建筑的日常运作。在陆续接触了三、四个项目后,2013年王冠楠开始作为建筑专业负责人,接触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广东省番禺市中医院。番禺市中医院地处广东省禺市区,用地狭小且紧凑,同时项目本身又有两个制约条件:一是在狭小的用地内要保留既有建筑何添楼(香港著名银行家、企业家何添博士捐赠)并对其进行改造,何添楼由于建造时间较早,原有层高较低,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医疗需求;另一个是医院院中的百年古树——“红棉树”,要保留,红棉树的位置在基地入口处不远,这样建筑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项目整个团队经过多次勘察现场后,反复琢磨不断改进,在经过数十轮的修改后,终于做出了一个让甲方满意的方案:设计在用地四周均留有院区外网通行的空间,保证了环形的消防通道畅通,然后将院区划分为门急诊区、医技区、病房区及后勤保障区4个分区。新建病房区位于何添楼的东侧,为了便于联系,专门设计了为患者服务的无障碍连接,通过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电梯将新旧楼相连,充分合理地利用了何添楼。从空间布局上,为了保留红棉树,主街做了斜向的(相对入口进行偏斜),让开红棉古树,形成有趣味的空间,保留的红棉树庭院设计成层层退台的空间,使红棉树最大限度地享受到自然的采光,使其成为医院形象的核心。同时设有屋顶花园的屋面也为患者提供了休息和观赏红棉树的空间,整个空间收放有致,充分展现了以红棉树为核心的古典园林的意境,让患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最终该项目得到当时的当地卫计委及院方的一致好评。


不断突破

在崭露头角之后,王冠楠逐渐走向领导岗位,在他的带领下,建筑二所设计的医院建筑也开始频繁获奖和中标:2016年南方医科大学二期项目开始全国招标,项目一期是深圳总院设计,建造了以综合内、综合外为主的医科大学。由于设计之初并未有使用方参与,在南方医科大学作为使用方正式入驻后,经过几年的运行,医院觉得发展受到了制约,所以在二期的建筑设计上,南方医科大学要求设计方根据自己的使用要求进行改扩建:设计总床位2500床、33万平方米、容积率突破10,但基地内现有用地只有2万多平方米的空余,且通常医院容积率一般为5-8,容积率10的挑战,无疑又是一个难题。

前期中标后,王冠楠带领团队与医疗工艺、结构、机电设备专业人员反复论证高层综合楼的可行性,最终才确定方案以急危重症日间,门急诊医技综合楼、住院医技综合楼、科研医技综合楼为主体的高层医院大楼。综合楼的地下还设计了3层(20米深),并预留了与周边地铁枢纽直接连接的通道,其中地下三层还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全自动智能立体停车库,高度达10m,成功地缓解了周边的交通压力。二期方案在中标后,王冠楠在深圳驻场近半年,每天与使用方进行沟通和磨合,终于将各科室的需求进行进一步完善,完成了这一容积率超高的综合医院建筑大楼,并在大楼内搭建了国内当时最先进的卫生技术体系如:医联体、智慧医疗、智慧物流体系等。该项目也获得2016年中国医院建设匠心奖之年度优秀项目。

2019年,王冠楠所在团队又再次中标“西藏自治区医院”项目,该项目是李克强总理亲自批复的西藏重点民生项目之一。项目经过比选,最终中元团队以选自格桑花理念的造型打动专家,成功入围。西藏自治区医院从场地规划、园区景观都与格桑花建筑主体相匹配,形成多视角的立体格桑花。由于资金是分步到位,他带领团队进行较长时间的前期可行性研究,最后协商以医疗高品质为主要原则,拟定一期医院床位为800床。在方案过程设计中,他为了顺利完成这个项目,不顾高原反应,几个月内往返西藏、北京达十几次,才与使用方磨合出最终的中标方案。

关于未来

自2011年从事医疗建筑设计以来,王冠楠所在的团队在周超院长的领导下,一直在挑战高难度:超高层医疗建筑、体型复杂的综合体、立面造型不受医疗流程制约的医疗建筑等等。目前这个团队正在新的区域医疗中心领域不断摸索,在规模体量更庞大的医院建筑上做文章。区域医疗中心通常是以5000床为单位进行规划建设,设计需要延展到城市层面,区域交通与城市设计等也都要一并考虑,同时一些新的医疗技术如智慧医疗、人工智能也在不断参与到医疗建筑中来,这对于他及整个团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相信未来他们这支年轻的建筑队伍在医疗建筑设计领域这一百年大计中潜心钻研,不断突破,继续前行。


相关文章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欢迎注册

* 邮箱

* 手机

* 密码

* 确认密码

* 注册类型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陆

恭喜您

注册成功

 

 

 

 

开始浏览

欢迎登陆

邮箱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自动登陆忘记密码?

登 陆

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开始浏览

密码找回

 

请输入您注册时填写的

邮箱和手机号

 

*邮箱

*手机

 

提 交

返回上级页面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