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前瞻性的

医院建设导向期刊

期刊

邮局订阅 82-607(邮发代号)

订阅,孔浩 01081138756

订 阅投 稿

240元 / 年(全年12期)

《论文重合率自检》

新医改政策下医院后勤管理与现实差别有多大?

  2020-02-03

近年来,医疗技术发展迅速,相应的医院后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医改形势的日益严峻,传统的医院后勤工作方式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医院后勤服务面临更为沉重的压力 , 并对医院现有的后勤管理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


医院后勤面临的挑战


1.人员数目不足

2018 年,《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 : 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 40 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职工医疗互助覆盖面,促进医疗互助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政策,扩大定点机构覆盖面。

医改政策的不断实施,极大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减轻了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大型三甲医院的门诊就诊量及住院量也将会迎来大幅度增长。面对快速增长的就诊量,医院后勤部门将随之承受更大的工作负担。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后勤人员增长速度还是远远滞后于医院业务量的增长,而且后勤人员的文化素质也普遍较低,这无疑会影响到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工作报告》中指出,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医院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的管理经验,推进医院章程的制定,到 2018年底,各省份选择辖区内 20% 的二级、三级公立医院和 10% 的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开展制定章程的试点工作。新医改政策还强调“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安全、职业危害防治、食品安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管”,这一系列的政策、监管措施的出台无疑对后勤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细、严格的要求。长期以来医院后勤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且年龄偏大现象较为普遍,高学历、高技术人员较少。后勤管理人员多以技术人员为主,很少有管理专业的人员在后勤部门任职,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建设,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能不清晰,多头管理的事情经常发生,一旦出现事故,责任主体不明确。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工作的开展,降低了办事效率。


3.信息化技术有待加强

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业竞争的焦点领域,医疗行业肩负着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任务,更是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互联网 + 医疗健康”的发展,推进智慧医院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动医疗机构之间实现诊疗信息共享,推动重点地区医疗健康领域公共信息资源对外开放。

目前,大多数医院后勤信息记录还停留在纸面形式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 后勤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大部分人几乎没有能力开展信息化办公,只能维持手工记录的现状;医院在后勤信息化建设方面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不足,不愿意投入精力去提升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后勤的要求也只是停留在保障医院正常供水、供电、供气,日常维修电灯、开关、门锁等层面上。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医院后勤薄弱的信息化水平已经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速度,也难以适应“互联网 +”“智慧医院”的发展需求,后勤信息化建设亟待提升。


4.后勤人员收入普遍较低

2012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2 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声明公立医院改革将取消药品加成。2018 年《工作任务》也明确指出要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研究出台具体措施,推动各地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思路,加快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及时灵活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医用耗材等费用,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重点优化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的价格。2015年8月,全国 3077 家县级公立医院、446 家城市公立医院取消了全部药品加成。虽然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总额在逐年提高,但是政府财政投入的总额仅仅维持在医院年运营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只够用来支付医院三分之一人员的工资,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全国一半以上的医院将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2] ,医院收入面临大幅度回撤,对本来收入就较低的后勤人员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提升医院后勤的核心要素


1.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

1992 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2000 年 2 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了医院后勤服务外包的方针。对于大部分公立医院而言,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 也是医院发展的必然需求 。所谓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就是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将后勤的部分或者全部业务交由第三方公司代为经营。此服务可以将医院管理者从错综复杂的后勤业务中解脱出来,使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医院核心医疗业务中去。在后勤人员逐渐减少的大环境下,将后勤服务社会化处理,无疑可以化解后勤人员短缺的局面。在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就诊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专业的外包公司能够以其专业的业务能力、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更加廉价的劳动成本,在不增加医院支出的前提下更好地完成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解决了医院日趋增加的业务量与不断减少的后勤人员之间的矛盾。


2.落实后勤制度化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后勤工作常年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的约束,长期散漫的工作方式让后勤员工早已失去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为了重塑后勤服务的形象,后勤部门应从自身制度建设抓起,实行定岗定编制,为每个科室、每个班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对员工的仪容仪表进行规范,让每位员工都熟知自己的岗位内容,并分岗位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在职工内部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要鼓励有能力、愿付出的职工,使能者上、庸者下,打破原有的论资排辈的晋升途径。后勤部门还要改变以前一味被动的工作方式,建议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主动走进病区,倾听医护人员的意见反馈,让自身工作更加贴近医疗一线。


3.提升后勤信息化管理

大部分医院其实都设有信息处,但信息处服务的主要对象大多是临床一线。在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医院后勤有必要逐步实现信息化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工具应该被应用在医院后勤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市面上涌现出了一批后勤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的医院,这些医院都拥有自己的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涵盖了医院后勤几乎所有的工作模块,如日常巡视巡检、医疗废弃物处理、日常维修派工、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成本核算、被服发放洗涤、公务用车、订餐服务,等等。通过信息化平台的集中管控,提升了后勤工作的效率,精简了管理人员,节约了成本,促进了后勤工作的一体化进程。利用信息化技术,还可以搭建一套安全有效的综合报警系统,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远程传输工具,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后勤所有安全部位进行 24 小时监控,让管理人员无论在哪里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医院后勤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调度管理。


4.实行成本核算制度

在医改取消药品加成、医院收入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医院后勤部门更要做好开源节流的工作。后勤部门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医院营收,但是可以通过开展三产产业,如食堂可以售卖餐品,洗衣房额外洗涤被服可以收费等形式来为医院创收。另外,后勤部门要做好水、电、气及日常维修等费用的预算工作及全成本核算工作,控制病区的费用支出,保障每一笔支出有根可循,从源头上控制好病区的费用支出,不让病区形成“吃大锅饭”的习惯。后勤部门在为临床一线做好服务的同时,控制好资产投资回报率。


在医改新形势下,医院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后勤发展正逐渐成为一个被各大医院重视的新课题,作为这场医院后勤改革的重要参与者,我们须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使医院后勤能够乘着改革的东风越变越好,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图文节选自本刊2019年12期

作者:张立 吕政飞/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相关文章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欢迎注册

* 邮箱

* 手机

* 密码

* 确认密码

* 注册类型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陆

恭喜您

注册成功

 

 

 

 

开始浏览

欢迎登陆

邮箱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自动登陆忘记密码?

登 陆

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开始浏览

密码找回

 

请输入您注册时填写的

邮箱和手机号

 

*邮箱

*手机

 

提 交

返回上级页面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