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前瞻性的

医院建设导向期刊

期刊

邮局订阅 82-607(邮发代号)

订阅,孔浩 01081138756

订 阅投 稿

240元 / 年(全年12期)

《论文重合率自检》

医养联动,共享医技—常州江南茅山医院设计探讨

鲍亚仙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8-11-05

一、背景分析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早在1999 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过去,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进入养老机构生活。单一的国家福利已难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性的需求,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医养结合模式”呈现主流趋势。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具体含义是指在传统机构配套养老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和经济供养的基础上,向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以及其他康复保健设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缓解社会老龄化问题。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通过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


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下,其核心的医疗服务机构—医院的规划和设计,与传统的医院设计相比有其自己特点。因此,结合这一特殊发展需求探索此类医院设计显得尤为必要。
   

 二、整体介绍

(一)医养小镇
茅山颐园健康医养小镇地处江苏常州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约1500 亩地,范围东至东进水库,南面与东方盐湖城相邻,向北与茅山风景区接壤。


茅山颐园是在“一个核心—大健康”和“两大驱动—医疗 + 养生”的理念下,打造的具备医疗中心、健康理疗、疗养度假、文化娱乐、养老养生、健康商务六大功能的健康医养小镇。以无忧养老为目标,用实现健康无忧、快乐无忧、生活无忧的顶级养生养老作品,赢得了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共同授予的国家级称号—中国老年宜居住区试点工程试点项目(图 1)。 


(二)茅山医院
茅山医院是整个颐园医养结合总体规划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颐园健康医养小镇的中心区域。医院项目占地90 亩,用地范围在金茅路以北地块,总建筑面积约 80000m2,总床位数500 张(图 2)。


医院按照“中式园林、以人为本、医养结合、老有所医”的理念打造,是一个高端的中式园林式医院,为整个茅山颐园和周边地区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涵盖高端体检、高端康复、综合门诊、老年多发病专科门诊等,用国内领先的

医养服务理念,让老年人在此“老有颐养”。 


二、设计原则

整体设计以《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为依据,多方面深入了解“医养结合”模式下的现代化医院的管理、服务、建设特点。在总体规划与单体设计、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等方面,充分考虑以老年人为主要使用者,其生理、心理及情感的需求,减少传统就医模式带来的紧张感。努力为患者、医护工作者创造亲切、自然、人性化的医疗环境。


设计同时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注重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梳理城市脉络、秉承地域文化,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通过设计形成功能实用层级丰富的多元空间体系。


三、设计分析

(一)规划结构

通过现场勘探分析基地特征,综合各功能区功能的要求,提出“一核一轴五中心”的总体规划结构(图 3)。


这一规划结构的基础是建立在以门诊和医技为功能主题的基础上展开的,医技要考虑各单元共享的需求,为此,将医技放在整体空间的核心位置,并和南侧的门诊形成纵贯中心的主轴线。其他康复和诊疗单元则形成不同的组团单元围绕这一轴线在两侧合理布局。


一核:医技中心作为整个医院的核心区域,串联各个医疗中心满足医院日常运营要求,各个中心需要的共用的医疗大型设备均放置在医技中心,达到了医疗资源共享、高效,成为全院医疗核心;一轴:医疗共享轴贯穿整个医疗区,将花园院落分散式的整体布局串联在一起;五中心:医院分为内科养生中心、外科康复中心、抗衰老美容中心、体检中心以及门诊中心。


(二)功能分区
医院主体功能分为医技、门诊医疗、康养三大部分。力求整体布局清晰,动静分离,洁污分离,整体功能分区合理。将医技部分布置在医院的中心,使其他部分可以共享及方便到达;门诊急诊医疗布置在主要出入口位置;康养部分结合环境成组团分散布置。


同时根据医养功能的需要,设计在普通医院功能上增加了养生中心、抗衰老中心、康复体检中心等几个功能,每个功能区域都有独立的出入口,出入口为不同的朝向。各个部分通过内部纵横的连廊设计与医疗区紧密相连,方便快捷地到达医技部分。


(三)流线设计
流线组织对于康养医院尤其重要,由于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在活动上不方便,流线组织与设计既要考虑到各单元联系的便捷性与清晰性,又要全面考虑无障碍设计。在充分考虑医院的特点下,康复老人、就诊老人、医护人员等各个使用者的流线设计必须清晰明确,减少干扰。同时各个部分使用者又能快速便捷地到达医技部分,使医疗资源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


流线的设计包括平面和立体设计两个方面:在水平交通组织上在外围设置连续的环形路网可以建立各单元的有机联系,在不同的功能单元部分都拥有相对独立出入口,建立和外部环形路网的直接联系,并在首层门诊人流量最大的主入口处局部架空,形成入口广场,有效组织入口空间交通。围绕中心的医技单元组织环路加强到医技单元的便捷性,整体流线主次分明,各部分流线不交叉,减少干扰。在垂直交通组织上充分利用山地地形组织不同基面,从南到北形成三个标高台地,既有效地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的开挖,又合理地组织垂直交通体系,将所有患者的垂直交通核心与医生的垂直交通核心分开设置,通过合理控制,保证各功能和流线的不干扰(图4)。

 


交通空间设计力求紧凑高效,减少交通面积所占比例,减少各功能单元的联系距离,使有限面积得到最大化实际利用。


(四)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最大化地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此,采用中国传统的庭院布局,通过庭院的组合和轴线序列组织建立完整有序的空间格局。


项目采用室外环境与室内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尽量多保留医院内的良好自然景观,通过多样化的绿化方式强化景观中心,将自然景色与医院主体建筑交融,使周边建筑物均以各种形式的绿地相对话。同时结合门诊中庭绿化的设计,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空间,让患者和医护人员充分享受自然风光所给予的清新、美好景色,给患者、医生及周边居民创造良好的就医、工作及生活环境。


设计依山就势,合理布局,结合不同基面的高差合理组织标高,利用山地地形条件,在满足医疗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同时,设计不同的台地标高,减少土方开挖(图5)。

 

(五)文脉传承

设计结合老年人特点强调传统建筑的山水格局与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实现文脉的有机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礼乐相成,而最核心的要素则是院落居住及生活意境。老年人大都向往返璞归真的生活,而中式建筑秉承着闲静、雅致、朴素、地域四大美学元素,满足了老年人这种居住需求。院落式围合,更有利于结合中心庭院塑造良好的氛围,增强老人的交流和归属感,庭院空间利于老人与自然接触。


建筑形式和茅山旅游风景区整体风格相一致,采用传统南方园林式建筑风格,结合现代建筑特点创造精致典雅的医疗建筑风格。外立面采用现代中式简约设计手法,运用现代建筑元素,结合古典比例关系,于典雅的风格中呈现出锐意的、极富特色的现代化医院造型。


 四、、设计核心要点

(一)共享医技

共享是对于一件物品或信息的使用权与其他人共同分享,目前市场出现了大量的共享经济和载体。国内也出现了共享医院的模式,类似于国外,医院有大量的公共功能,而医生则是有自己的独立诊所,公共功能可以在大型配套设施齐全的医院来作为共享载体。国内的共享医院建好了药房和手术室,并将基础的检验、病理、超声波、医学影像等服务实行共享和合理的配置。从而使优质诊所和医生创业者可以拎包入住,共享医院资源。


此类医院的使用群体相对单一,对医技部分的使用具有趋同性,可以达到医技部分的共享使用。同时,除主体医疗外,其他的保健、康复等对于医技的使用也可以有效互动,为此建立共享的医技平台能够使很多医疗设备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因此,设计上可以突破传统医院中医技单元的分散和集中兼备的布局方式,围绕医技共享中心的形成多中心医疗布局模式。


由于医技功能的共享性,在设计中应该做到对外为患者创造最为简短的诊查路线,路线清晰且方便就医;对内将各种人流物流合理组织,降低运营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此,在空间布局中应该将医技布置在整体用地的核心居中位置,同时,和其他组团建立便捷的联系。


(二)多中心格局
多中心的格局是基于此类医院虽然服务群体比较单一,但是,在功能上不仅仅是医疗功能,它包含“医、康、养、健”四大主题功能。在医养型医院中,除了传统医疗部分,涵盖老年人的各类康养功能如康复、护理、保健等功能和诊疗功能同样的重要。因此,在布局上每个部分都可以相对独立,形成多中心的格局。这种格局使得整个医院的结构更加清晰,各个功能的可识别性强,每个独立部分的使用效率都得到了提升。每个独立的功能设置单独出入口,避免对于其他功能的干扰。这些独立的功能和中心的医技功能保持直接的联系。


结合这种核心特色,在空间布局中可以结合传统庭院的布局方式组织四合院或者三合院等庭院式空间格局,组织各具特色的组团格局。


(三)弹性发展
弹性发展是指为了适应新的使用功能的变化仍然可以保持科学的继续发展,随着身体状况的变化,老年人群对医护的需求是不同的,是多样化、持续性的医养服务体系,覆盖从自理型老人到刚需护理型老人全阶段的老年人群。为此,需要在整体功能布局中保持各个单元的延伸发展的可能性。弹性发展即是建立树状的有机生长型结构体系,在保持主题骨干功能的弹性增加的同时也要考虑树枝状的各功能单元以及新增加的功能的可能性。


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医院未来发展以及医院建筑设备的不断更新变化,医疗设备和住院设备的不断增加的需要。在总平面布局以及各个建筑物平面布置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增强通用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医院功能和未来养老发展的需要。


(四)医养联动
医养联动在整体布局中是指医院功能和住宿单元的联动,在医院的功能中医疗和康养功能是医院的两大功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而运转,不同阶段的老年群体对“医”和“养”的需求不同,医养联动就是要保证此类医院对于这两类主要功能的有机联动。

医养结合的模式下,设计必须是综合的、可持续的,不仅需要涵盖生活(包括生活、生活照料等)看护、保健、医疗、康复等方面,还需要妥善应对老年人从自立到半失能、失智、患病乃至临终的各个阶段需求。因此“医养结合”的医院在设计方面是将全面、持续的医养服务从而落实并融合进建筑空间和室内外环境中。

为此,此类医院要在“一个围墙内”解决多种群体的医疗、康复、养老、健康管理需求,为来院人员提供零距离住院、床边门诊、及时康复、医养无缝对接式的全方位医疗康复保障,医养联动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五)智慧医疗
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是相互依存并互推发展的,落实医养结合就必须要落实健康管理(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服务)以及慢性病防治。医养结合与“互联网 +”的融合,使得智慧医疗更好地为老年群体服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搭建智慧医疗的互联网平台建立一站式信息化平台和健康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的信息收集建立老年人的健康信息,通过大数据信息化的处理建立快捷及时的康养保障体系。

五、结束语
常州江南茅山医院项目是茅山颐养小镇中的重点项目,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性分析以及医养结合的发展模式,总结出几大核心特色:共享医技、多中心布局、弹性发展、智慧医疗等,为未来这一类型的医院设计提供借鉴。目前整体已建设完成,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得到业主、医院、养老机构等单位的共同探讨,并在参考国内外成功医院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区位、地域特色、文脉传承等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与流线组织。(编辑辜琳)   


资料来源于《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201808期。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欢迎注册

* 邮箱

* 手机

* 密码

* 确认密码

* 注册类型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陆

恭喜您

注册成功

 

 

 

 

开始浏览

欢迎登陆

邮箱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自动登陆忘记密码?

登 陆

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开始浏览

密码找回

 

请输入您注册时填写的

邮箱和手机号

 

*邮箱

*手机

 

提 交

返回上级页面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