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前瞻性的

医院建设导向期刊

期刊

邮局订阅 82-607(邮发代号)

订阅,孔浩 01081138756

订 阅投 稿

240元 / 年(全年12期)

《论文重合率自检》

巫智健:医疗建筑,不是医疗机器

辜琳 王海燕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8-06-06


“作为建筑设计师,本来我是一直希望设计博物馆或者是其他类型的公共建筑,因为这样的话我会毫不吝啬邀请我的朋友去参观和使用我所设计的作品,偶然的机会设计医疗建筑之后,却始终不希望我的朋友有机会享用我所设计的医疗建筑。虽然医疗建筑设计师不多,但我发现大家都有一个共性,即具备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医疗建筑设计的核心——以人为本,注重使用者的空间体验感,渐渐地我也就习惯并且爱上了医疗建筑设计。”多年设计中、法医疗建筑的巫智健谈起入行经历和入行感受十分坦然,他尤为强调:医疗建筑,不是医疗机器。

巫智健

法国PADW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区执行董事、法国国立南特高等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法国注册建筑师


一个正能量的场所

巫智健曾在两家法国建筑师事务所工作,他一直提倡并贯彻的理念是:“医疗建筑不是一个医疗的机器,首先它必须是一个建筑,除了强调它的功能性以外,同时还需要考虑它可以对周边的环境带来一些正面影响。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它的自然环境,建筑如何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第二就是医院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它可以为周边的城市、街区起到哪些正面作用,比如它可以解决一些现有的社会问题,或者服务于周围的人群。”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广州越秀集团养老综合体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该区域以前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则成为了一个充满市井风情的居住区。项目所处的地块是一个老旧的造纸厂,包括原有厂区和职工宿舍区,虽然造纸厂早已搬至郊外,但是市中心的这一个地块依然居住着很多职工,而这些职工大多数是从解放开始一直住到现在的老职工,他们的收入其实不是很高。而现实状况是该地块位于广州市的核心地带,地价高昂,周边居住的都是金领人群,抛开养老的主题不说,本身这一个街区就存在两种社会群体。因此,我们正在建设的养老院,除了满足老人的需要外,还需要缓和贫富差距。”巫智健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巫智健带领团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我发现广州很多人都喜欢喝茶,尤其喜欢喝早茶,茶楼就是白天最能聚集老人的场所,所以我们在这个养老项目里面创造了一个所谓的‘茶居’空间,向周围街区居民开放共享,无论钱多钱少,老人、小孩都喜欢去这样的一个空间,这样就做到了养老院与周边社区的自然融合,共享空间也给老人们创造了一个非常自然的与社会保持紧密互动的场所。


一个有故事的建筑

医疗建筑本身是围绕人展开的,有人的地方,就应该有故事,所以巫智健特别善于“设计故事”。

“在设计湖南省湘潭市养老院项目时,受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幼传承的启发,我们将‘社树’的概念融入到中间庭院中,我们希望创造这样一个场景,在社树下有一个椅子,在椅子上面老人给小孩子讲故事,这种场景正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相吻合,这是我们一个充满故事的建筑。”

“再如广州一个养老项目,我们发现当地存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老年人都喜欢敞开门坐在街边,邀请路过的朋友一起来打麻将。我们在设计时把这种场景予以重现,所有房间外面都保留有一个通廊,除了具有交通功能以外,这个空间还是每户老人延续的公共活动场所。只要他们愿意,可以随时把客厅空间转变成公共空间的一部分,然后在里面打麻将、吃火锅,重现充满广府文化的生活风情。”巫智健自信地描绘着这一养老综合体项目的亮点,此外,“我们也在建筑室内设计里面体现了当地特色的人文环境,我们希望建筑可以更好地跟周围环境相结合,老人入住后可以感受到熟悉的生活环境,从而勾起他们共同的回忆,觉得这里就是他们从小到大生活的一个地方,充满怀旧和温馨感。”

一个带有体验感的空间

在巫智健心中,始终藏着一个声音,时刻提醒自己注重建筑空间体验感,它是一切医疗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我认为主要从两个层面来考虑,一是建筑规划,比如说项目的选址问题,医疗建筑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应尽可能位于城市的核心地带,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之中。所谓‘家’的概念,或者说‘家园’的概念,那就代表着你处于社会环境的正中心,而不是因为疾病和衰老而被集中在一个偏远的地方。又比如说建筑体量,我们设计了很多的养老院项目,很少会出现那种统一的、大体量的建筑物,我们通常会把它进行拆分细化,然后通过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来重塑这种类似于小街小巷的空间感,与当地老者平时居住的环境吻合。我们之前设计的法国图瓦雷的养老中心项目,也是采用同样的一个手法,把一个大体量建筑进行细分,设计成和法国老年人平时住的二、三层的小楼相近的建筑,体现出家的感觉。”巫智健眼神坚毅地说道。

“在设计养老建筑时,我们很注重一个语汇,就是我们提供的是‘居室’,而不是‘病房’。老年人从入住养老院到离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是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在入住过程中,随着老年人行动力的下降,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居室空间中度过,因此设计师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生活起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例如客厅设计可以满足会客的需求,并配置煮食台以及阳台,对于老年人来说,阳台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随着老年人行动能力的下降,不便行走,阳台可能是他们唯一可以与外界接触,感知日夜更替、四季转换的地方,所以设计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创造这些与外界互通的空间。”巫智健继续说道,“此外,针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我们还会选用适合老年人的颜色,以及合理控制和利用光线,考虑到老年人对光的明暗度的适应性比我们普通人要慢一些,例如老年人看见有阴影的地方,因为看不清楚有些什么,本能的会踌躇不前。设计师可以利用老年人的这一特性,通过空间设计,巧妙地控制光线的明暗对比,以此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比如说在楼梯拐角处等危险区域,将灯光调得很暗,或者在地面上画一条深色的警戒线,这样老年人看见后自然就不会走过去。考虑到老年人怀旧心理,允许每一位入住老人带一件他们自己喜欢的家具入住房间。上述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出良好的空间体验感。”

巫智健及其团队不单单希望住在里面的老人有一种家的感觉,对于医护人员也是一样。医院对患者来说它是一个临时的空间,但是对医护人员来说,却是一个每天都需要花大部分时间生活的一个空间,尤其是在养老院里临终关怀单元的医护人员,他们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巫智健认为这些单元里面最关键的一个空间,就是医护人员的休息室,虽然功能小,但却是保证医护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能在这些服务医护的小空间上下功夫,为医护人员营造一个舒适、便利的空间。

补白

“医院建筑实际上是一个生命体,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它会不停地经历扩建、改建这样的过程,然后直到有一天它的用地扩无可扩,改无可改的时候,它将面临‘重生’。”巫智健认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如果要避免金钱、资源等各方面的浪费,需注重前期策划与发展预留,并考虑内部的灵活与高效,方能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自本刊2018年2期

文章资料和图片由法国PADW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欢迎注册

* 邮箱

* 手机

* 密码

* 确认密码

* 注册类型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陆

恭喜您

注册成功

 

 

 

 

开始浏览

欢迎登陆

邮箱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自动登陆忘记密码?

登 陆

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开始浏览

密码找回

 

请输入您注册时填写的

邮箱和手机号

 

*邮箱

*手机

 

提 交

返回上级页面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

 

 

 

 

前往查看